法律问答

网贷可以查到我的通信录吗?

网络借贷纠纷
2024-01-25 05:02:2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网贷平台获取通讯录方法: 一是在借款人申请借款时,让客户自己提供,一般会让客户打印自己的通话记录作为贷款申请材料之一,很多网贷公司还会直接要求客户提供在电信运营商设置的服务密码,这样网贷公司人员可以直接登录电信运营商网上营业厅,直接下载客户的通讯记录。
    二是通过网贷平台的手机APP客户端,直接读取客户手机中的通话记录、通讯录、短信等信息,我之前写过文章法律依据:《可怕的手机借贷APP:吞噬个人信息的黑洞》,专门对此进行揭露。
    三是通过大数据网贷征信服务公司获取,网贷公司一般要查询借款人的两份征信报告,一份是人行征信报告,另一份是网贷征信报告,如同盾征信,很多人的通话记录已被上传到网贷征信公司数据库,接入该网贷征信系统的所有放贷机构,都可以查到。
    拓展资料: 通讯录一般指在日常生活中用笔记录,也在手机,电脑,电子字典等电子产品中拥有这个功能。通讯录作为通讯录地址的书本,当今的通讯录可以涵盖多项内容。
    主要特点
    1、综述
    移动通讯录,借用web
    2.0的说法,移动通讯录,可以称之为通讯录
    2.0。这是移动通讯录的基础,也是核心的服务。我们现在支持从Gmail、Sina、Sohu、MSN、
    163、Yahoo导入通讯录,也支持通过CSV或Excel格式批量导入。另外,在手工添加联系人方面,添加的项目上比较灵活,可多可少,采用AJAX技术,让你感觉到像操作EXCEL一样。联系人管理方面,除了常用的功能之外,分组功能是更大的亮点。则体现在:
    2、相互同步
    保持最新如果你的联系人也在使用移动通讯录的服务,那么系统会自动帮你发现,你和联系人之间,可以选择是否相互交换保持同步。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联系人也都是用移动通讯录的服务,那么大家的联系方式始终都会保持最新。
    3、共享
    除了个人通讯录外,还有移动通讯录更多的是一个应用/服务,而不是一个SNS的平台,所以,彼此是看不到各自的联系人的,因为我们以为个人通讯录是个人隐私资料,必须要绝对保护的。既然个人通讯录保护起来,怎么还会有共享的通讯录呢?我想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比如大学通讯录、单位通讯录等。这些通讯录呢,和个人的不同,移动通讯录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份的,大家共享着这个通讯录。所以,移动通讯录也提供了“共享通讯录”的功能。
  • 一部分是可以查到的,前提是网贷已经接入了央行征信,不管最终有没有借贷成功,都会留下查询记录,证明你有申请过网贷。只有有申请网贷的记录,表示用户平时有使用网贷的习惯,那么就有可能会有其他的网贷,毕竟不是所有网贷都会上征信。
    拓展资料:
    1.网贷,外文名是Internet lending,p2p网贷是网络贷款的简称,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商业网络借贷。P2P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
    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法律依据:《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支持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
    2.网贷属性:网贷属于债券投资,收益明确,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而大众常把它与股权众筹混淆,股权众筹属于权益投资,收益具有灵活性,投资人通过出资入股公司,获取未来收益,如京北众 筹、36氪等都属于股权众筹平台。
    无论是债券投资还是权益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应充分认识风险,有充分的风险自担的意识和思想准备,在此前提下自行判断并承担项目的风险。
    3.网贷的优缺点;
    (1)年复合收益高
    普通银行的存款年利率只有3%,理财产品、信托投资等,也一般在10%以下,与网贷产品动辄20%以上的年利率是没法相比的。
    (2)操作简单
    网贷的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借贷双方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借贷目的,而且一般额度都不高,无抵押。对借贷双方都是很便利的。
    (3)开拓思维
    网贷促进了实业和金融的互动,也改变了贷款公司的观察视野、思维脉络、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打破了原有的借贷局面。
    缺点
    (1)无抵押,高利率,风险高
    与传统贷款方式相比,网贷完全是无抵押贷款。并且,央行一再明确:年复合利率超过银行利率4倍不受法律保护。也增加了网贷的高风险性(一般是银行利率的7倍甚至更高)。
    (2)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固有资本较小,无法承担大额的担保,一旦出现大额贷款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且有些借款者也是出于行骗的目的进行贷款,而贷款平台创建者有些目的也并不单纯,携款逃的案例屡有发生。
    (3)缺乏有效监管手段
    由于网贷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央行和银监会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指导网贷。对于网贷,监管层主要是持中性态度,不违规也不认可。但随着网贷的盛行,相信有关措施会及时得到制定和实施。


  • 查网贷记录时,一般只能查询上征信记录的,不上征信记录的,暂时没有合适的查询渠道。
    上征信的网贷查询记录的方法有:
    1、征信窗口查询:个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前往附近的中国人民银行支行网点,找到征信窗口,向工作人员提交查询申请即可。
    2、征信中心官网查询:个人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在首页点击“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然后点击“马上开始”,如未注册,可以点击新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登录个人账户后,即可在线查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