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列为涉诈高危人群

诈骗
2024-02-03 07:5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
    诈骗行为只要涉案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治安案件处理。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来说,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行为人都有赔偿受害人的义务,这一块属于民事案件范围。
    综合上面所说的,诈骗罪对于中国来说是严重禁止的,因为这是严重的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也严重的扰乱了我国的治安,这都是属于刑事案件,所以,一定不要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去欺骗别人,诈骗别人,要遵守法律法规,才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情节严重的情形有: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诈骗的数额达到巨大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财物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被列为电诈高危人员的标准: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