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最近一年来我们公司衰败,资金困难,我们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每个月公司还从我们的工资里扣掉缴纳费用的个人部分,但是公司已经超过半年没有为我们缴纳社会保险了,现在我面临辞职,公司人事方说把扣掉我这段时间的社保个人缴纳部分退给我,不帮我买了,我该怎么办?

2019-07-02 17:54:3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社保是一种为丧失或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但是很多参保者,对于社保中个人需要交费多少并清楚,下面来为大家介绍。
    个人保险交多少钱。

    据了解,社保是由五大险种组成的,分别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而当社保缴费基数发生变化,社保缴费额度将同步变化。在五险中,除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外,其他三险参保个人都需缴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用人单位承担8%;
    2、养老保险:个人为8%,用人单位承担12%;
    3、失业保险:个人为1%,用人单位承担2%;
    因此,个人保险缴费比例总和在11%按这一比例计算,如果参保者的工资为每月6000元,那么个人保险一共需要缴纳660元。
    不过,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同,所以社保的缴费基数是由一定的差异的,具体情况最好咨询当地的社保部门。
  • 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可以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到社保局办理个人灵活缴纳社保,也可以待重新就业后办理社保,劳动者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办理缴纳社保,养老保险是可以中断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 单位应当给员工缴纳社保,这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月工资×8% ,用人单位则以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按照20%的缴费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单位按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7%、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的2%缴纳。失业保险: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其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0.5%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 社保征缴比例是多少,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应适当加快。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  
    三、失业保险费征缴比例  依据《失业保险条例》,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保险基金数额,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适当调整本行政区域失业保险费的费率。  
    四、工伤保险费征缴比例  依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差别费率。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上一年度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评估,适当调整企业下一年度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费率。  
    五、生育保险费征缴比例  依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