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想咨询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我方驾驶机动车在机动车中间车道正常行驶,行人横穿马路,正好在路中间,我方向左躲避,刮倒行人,造成对方受伤。责任如何认定?我方无违章,并采取紧急制动,左车头离马路中间水泥墩子不到20cm

2019-07-03 17:49:0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行人横穿马路撞车责任如何划分,  根据中国人民交通安全法,行人主要责任70%,车主次要责任30%。具体责任由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一)全部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
    2、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3、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 行人有责任的交通事故。即行人未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事故,按规定行人通行规则如下:
      
    1、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3、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4、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5、行人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和管理人员的,应当在确认无火车驶临后,迅速通过。
      
    6、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
      
    7、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8、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但在已经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不受限制。

  • 1、行人走人行横道线,且没有闯红灯的,行人无责。
    2、行人没有走人行横道线,但是已经在机动车道上,机动车未注意诱发事故的,机动车主责,行人次责。
    3、机动车临近时,行人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急刹车都无法避免事故的,行人全责、主责、同责都有可能,取决于机动车一方是否也有过错,比如超速、经检测刹车不合格等。
  • 机动车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危险性,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从目前各国规定的发展趋势看,有些国家已从过去采用的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发展到严格责任原则,即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责任,以体现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保护。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