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经济仲裁审理方式有什么,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经济仲裁
2024-03-10 14:0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经济仲裁审理方式一般是不公开的。一般的民事、刑事或行政诉讼活动可以公开审理,但仲裁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属于诉讼活动,而且法律上也明确规定,除非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审理的,不然仲裁机构审理经济纠纷的时候,只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仲裁法》第四十条 仲裁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 经济仲裁的申请方式有: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第二十三条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经济仲裁的特点如下:
    1、仲裁机构属于民间组织,其成员多为各行业专家,由于民事纠纷和商事纠纷往往涉及专业知识领域,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仲裁员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
    2、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使双方更容易接受仲裁,自觉执行裁决;
    3、仲裁程序相对简单,不仅耗时少,而且成本低,与诉讼制度相比,对当事人更有吸引力;
    4、仲裁一般不进行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不愿泄露的商业秘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