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一般民事纠纷诉讼多久开庭,有哪些规定

著作权
2024-03-26 08:56: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事诉讼开庭时间的规定:
    1、适用的是简易程序,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被告下落不明公告送达的,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一、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
    1、民事诉讼立案到开庭一般多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二、民事诉讼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民事诉讼立案需要的材料有以下:
    1、民事起诉书,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几个部分;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
    3、主体资格证明。
  • 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视情况而定: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集体诉讼最少多少人
    集体诉讼最少两个人。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诉讼程序是法律规定的解决案件争讼的步骤和方法。司法机关及案件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分阶段有连贯地进行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