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一下,冒名顶替的后果是哪些?

诈骗
2024-03-27 12:28: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冒名顶替的后果是需要为此承担相关犯罪刑事责任。冒名顶替这种情况是有可能会构成我国《刑法》当中的包庇罪以及伪证罪将会相应的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比较严重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也是有可能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 冒名顶替可能构成冒名顶替罪,相应的惩罚规定为: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二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有前两款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法律分析: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冒名顶替案的性质可分三个层次:在民法层面,冒名顶替无疑侵犯了被冒名人的姓名权。在刑法层面,如果利用冒名顶替从事诈骗活动,则可能上升为犯罪行为。
    再提高一个层次,可以认为是一个宪法问题,被侵犯了受教育权或者某种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权利。这是一种宪法性权利。对冒名顶替行为的定性,可能具有不同层次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
    在冒名顶替案件中,损害赔偿往往属精神损害赔偿,核算金钱较为困难。按现阶段法院的做法,精神抚慰金数额较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