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申请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企业法律顾问
2024-04-07 06:30:5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律分析:依法申请信息公开方式:
    1、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
    2、书面申请。
    3、口头申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三十四条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制作的,牵头制作的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可以征求相关行政机关的意见,被征求意见机关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逾期未提出意见的视为同意公开。
  • 法律分析:信息公开申请需要哪些条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法律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第十三条规定 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 依申请公开和自动公开的区别:
    1、信息公开的步骤不同,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审查并公开政府信息,但公开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而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这是其主动实施的信息公开行为。
    2、信息公开的时限不同。
    3、信息公开的方式不同。
    4、信息公开的场所不同。法律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提出,并采用包括信件、数据电文在内的书面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