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问一下过失犯罪是重新犯罪吗?

2024-05-06 09:08: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过失犯罪属于前科罪。刑法上所讲的前科罪是指曾经被人民法院判处过拘役、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并且已经执行完毕的人又重新犯罪。由此可见,只要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重新犯罪,就可以构成前科罪,跟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类型没有任何关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一、过失犯罪是否存在转化
    1、过失犯罪存在转化。会出现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是行为人在构成过失犯罪之后,以过失犯罪为条件并在过失犯罪的心理基础上,又产生故意犯罪心理,放任或追求新的危害结果,从而发生犯罪。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
  • 过失犯罪存在转化,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是指行为人在构成过失犯罪之后,以过失犯罪为条件并在过失犯罪的心理基础上,又产生故意犯罪心理,放任或追求新的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
    《刑法》第十五条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五条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