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全国法定节假日规定有怎样的?

劳动合同纠纷
2024-05-07 17:42:0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法定节假日是由国务院决定的。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同时也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以及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一天(一月一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
    一、初
    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一天(五月一日);
    (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三天(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三月八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五月四日),十四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六月一日),不满十四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八月一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
    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 法定节假日包括:
    1、法定公休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 法律分析: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
    一、初
    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