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撤诉后诉讼时效如何确定

经济仲裁
2024-05-08 12:30:46
律师解答共有1条

  • 一、原告撤诉后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撤诉的,诉讼时效中断。且应当自撤诉裁定送达给各方当事人之日起重新计算,请参考以下法律条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撤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1、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
    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诉。诉讼代理人申请撤诉时,必须经原告特别授权。
    撤诉是原告诉讼权利的体现,因此撤诉必须出于原告自愿。
    2、撤诉应由原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原告撤诉,必须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申请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是口头申请。
    对于口头申请,人民法院应记入庭审笔录,并由原告签名或盖章。这是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准许撤诉裁定的根据。
    3、撤诉申请必须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后,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之前提出。
    从起诉到法院宣判之前这段时间,原告可以随时申请撤诉,而法院的判决一经公开宣告,就丧失了申请撤诉的权利。法院宣判后,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改变判决。这时,不能再去申请撤诉。
    原告申请撤诉,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作出准许或不准许的裁定。
    4、原告提出撤诉申请后,并不立即产生终结诉讼的效力。人民法院必须对撤诉内容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是看原告撤诉是否合法,并作出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
    撤诉是原告对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但是否准许撤诉,决定权在人民法院。关于在什么情况下准许撤诉,什么情况下不准许撤诉,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撤诉终究是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是基于处分原则产生的,因此,只要是合法的撤诉,都应当准许,不应当任意限制当事人行使撤诉权利。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原告撤诉后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这一问题进行的解答,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原告撤诉,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