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关于诉讼时效的设定

起诉离婚
2024-05-10 20: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诉讼时效通常设定为三年,自知道或应知权利受损及义务人起算。但某些诉讼如停止侵害等不适用时效。超过二十年一般不受保护,除非特殊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相关法律依据。未及时行使权利可能导致丧失胜诉权。
  • 诉讼时效问题在法律上常见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遵循法定时效提起诉讼,二是申请时效延长。选择方式需考虑案件性质、证据情况、法律规定及实际可行性。
  • 诉讼时效问题,简要操作如下:
    1. 一般案件:自知道权利受损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2. 特殊案件(如请求停止侵害):不受诉讼时效限制,随时可提起诉讼。
    3. 超过二十年:一般不受法院保护,但可尝试申请时效延长。
    具体操作需结合案情、证据及法律规定进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