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何界定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事实

2024-06-26 16:14: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通常指因外在因素导致的就业终止,如合同到期不续签、单位解雇等,非员工主动辞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若用人单位存在如未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不良劳动条件等违约行为,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也被视为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不及时处理此类情况,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影响劳动市场的公平与稳定。
  •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雇主协商解决、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如争议大小、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一般建议先尝试协商,协商无果再考虑法律途径。
  • 处理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问题,首先要收集证据,证明中断就业非本人意愿;其次,尝试与雇主协商,寻求合理补偿;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后,如对仲裁结果不满,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