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已经刑事拘留的犯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是否要在拘留所当地申请?

刑事辩护
2019-07-20 13:14:0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如果已被刑事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律师才能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近亲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及早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到最真实的事情经过,安抚嫌疑人的情绪。
    律师会见后对犯罪情节做出初步判断看有无构成犯罪或者有无自首、立功、从犯、未遂等从轻、减轻的情节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取保候审
  • 诈骗罪刑事拘留,需要37天左右才放人或判刑。
    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14天,最长不能超过37天。如果,这时候还不能批准逮捕的,应当解除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
    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二)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法律援助实施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公益福利组织或公益事宜举办者的申请,决定并提供法律援助。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二)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法律援助实施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公益福利组织或公益事宜举办者的申请,决定并提供法律援助。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在进行离婚过程中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