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电信诈骗,抓了61人金额5000万 手低下有10名员工主犯的金额达到500万 大概要判多少年

刑事辩护
2019-07-23 10:37:2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入罪、上档标准是一个范围,而《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则采取了其中最下限的标准。但要注意的是,诈骗的具体入罪、上档标准是由各省自行规定的,而很多省的规定都不是幅度的下限,当然,电信诈骗的入罪标准是特殊规定,优先于普通规定。
  • 没有专门针对电信诈骗的刑罚规定,电信诈骗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手段,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1、诈骗数额较大,达到法定数额的,或者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构成诈骗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1、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要判多少年,应当区分情况。
    2、《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