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朋友以高利贷为诱饵,借去妻子180万(妻子一直瞒着我,后来不给还钱才告诉我),可到了还款时间找各种理由不但不给利息连本金也不还,我查了下对方的固定资产,全是假的。我一开始以要钱为主,没有报案,想着报案虽然判了对方的罪可我的钱要不回来,所以劝对方想办法筹钱还本金,可对方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赖着。我去年年底请了阿勒泰律师,可现在都没什么起色,倒像是我们犯了什么错了,对方一直逍遥法为,我们一采取法律措施,对方就像办法阻挠。我现在很失望,难道法律连正当权益也维护不了吗?还是我们哪做得不对?请庞律师能指点迷津。着急

2019-08-03 12:00:28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我国法律规定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注意,超出部分只是不会受到法律保护而已,如果借贷人愿意还高额利息,并不违法,所以说放高利贷,并不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纠纷,只不过没有法律保障而已。
    但是债权人依旧可以按照双方的约定向债务人追讨债务。
  • 答:
    1、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借条中约定的还款日期届满时起算;、
    2、如借条未注明还款日期,可从你要求对方还款之日起起算诉讼时效,但建议尽快选择起诉的方式索回借款,否则,证明你要求对方还款的证据很难搜集;
    3、借款利息不要超过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4、可以考虑把多个借条集中为一个借条,具体内容看双方约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对此也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因此,法律只是对高利贷中,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的利息部分进行保护,要是超过这个标准的话,则法律是不予保护的。
  •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P2P借贷实际是民间借贷,网络平台担当是一介中介角色,借款人和投资人是一对一的关系。当然如果P2P非法吸收存款贷款或者搞非法集资或者搞诈骗那是违法犯罪行为,投资人在识别和控制风险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是有区别的。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基准利率4倍。
    我国正在制订互联网金融管理办法,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