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原企业学校教师,1989年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一直在教师岗位教学,1992年填写《聘任制干部审批表》,一直享受干部待遇,2007年职称评为高级教师。2008年学校归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工资定为7级,是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岗的教师。现在,XX局把我们定为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要求我们补缴2008年到2014年9月30号的企业养老保险费用。这合理吗?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是哪一类人员?

2019-08-09 14:48:5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使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 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1986年中国用工制度改革以后招收的各类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
    企业招用合同工采取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合同工与所在单位固定工享有同等的劳动、工作、学习、参加企业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等权利。
    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实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
    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和企业合同制工人区别在于工资和福利的落实上。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一般按档案工资,福利按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合同制工人工资比较灵活,由企业自主决定,档案工资只有在退休时起作用。
  • 你可以和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因为劳动法规定 第一,同工同酬的权利是劳动者的宪法权利,必须贯彻执行。第二,对被派遣的劳动者,用工单位有同类岗位的,劳动报酬应大体相同;无同类岗位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也就是签订合同后,按照正式工的缴费比例缴纳社保,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对休假之类的也需按照正式工一样执行的。
  • 代课教师补交养老保险很简单。养老保险办理补缴手续,须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首页、本人页、变更页)各三份;
    2.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书)原件及复印件两份;
    3.用人单位提供的申请人档案原件(申请人档案原件经存档机构审验后返还用人单位);
    4.借记卡或邮政储蓄银行的个人结算账户的存折。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