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人身损害股骨骨干骨折几级伤残,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
2019-08-21 06:47:2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伤残等级需要经过鉴定才能得出结论。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 骨折工伤鉴定标准:
    1、工伤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
    2、工伤九级伤残鉴定标准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
    3、工伤八级伤残鉴定标准
    四肢大关节之一关节内骨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
    4、工伤七级伤残鉴定标准
    四肢大关节之一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
    四肢大关节之一关节内骨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遗留中重度功能障碍;
    5、工伤六级伤残鉴定标准
    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并有肢体短缩4 cm 以上; 在确定了工伤等级后,劳动者可以依法按照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进行工伤索赔。
  • 工伤伤残等级是由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定的。工伤职工在伤情稳定后,应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该部门在六十日内(必要时会延长三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5.
    10.2十级条款系列:12)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应当为十级伤残。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 医疗事故造成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