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入室盗窃案,金额1.1万元左右,会判多久

刑事辩护
2019-08-21 13:30: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盗窃罪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盗窃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对盗窃犯罪的量刑更规范、更标准;相关条款如下:

    第一百一十五条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格】

    (一)犯罪数额1 000元以上不满1 5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犯罪数额1 500元以上不满2 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以盗窃罪论处的,基准刑为拘役刑;

    (二)盗窃公私财物价值2 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盗窃价值2 000元,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三)盗窃公私财物800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的,刑期增加六个月:

    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 盗窃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根据不同的地区有关规定不同,会出现一些差异。盗窃罪金额不管多少都可以立案,但是有治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之分,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究刑事责任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根据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责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超过500就可以立刑事案件,但是不一定立了刑事案件就一定能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这就涉及到追责标准,一般至少要1000才够追诉标准,逮捕标准就更高,不够刑事案件标准可以受理治安案件。
  • 入室盗窃是盗窃罪的一个加重处罚的情节,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入户盗窃”,是指为实施盗窃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盗窃的行为。
    认定“入户盗窃”时,应当注意: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
    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合二为一的门市,经营时间内不认定为“户”,而在非经营时间,根据情况则可以认定为“户”。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
    盗窃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的,不属于“入户盗窃”。
  • 向法院提起刑事附民事诉讼。
    请求赔偿因受到惊吓就医的相关费用,包括以下几点:
    1、医疗费
    2、误工费
    3、营养费
    4、交通费
    5、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 次会议通过 200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 法释 〔2000〕47号公布 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