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网络借贷高出银行利息如果不还会怎么样

2019-09-02 13:52:5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
    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P2P网络借贷平台被禁止的十二项行为: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 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peer是个人的意思。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
  •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上述规定计息。
    民间借贷纠纷的处理可以先通过双方的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诉讼,协商当然也不是诉讼的前置条件。所以你也可以直接去诉讼,关于利息方面,只是超过银行的4倍的那部分才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