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婚前财产如何分割?家暴多长时间判决

离婚
2019-09-03 03:07: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家暴起诉离婚对财产分割有影响。如果有对方实施家庭暴力证据,那么在起诉离婚时可以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
    在提起离婚的诉讼中,最重要的就是收集相关的证据了。如:
    1、证人证言。
    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或者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
    2、报警记录。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3、验伤报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如果受害人受伤了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例。
    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法律能够保护弱者,家庭中一方家暴让另一方承受了身体和精神双重的打击。为了能够为受害方提供帮助,以上的法规保护了他们,分割财产时向他们倾斜,希望能够弥补他们所受到的伤害。
  • 如果你说的判决是一审判决,法院说的应该是离婚判决生效证明,要等双方都过了上诉期且没有上诉,一审判决才会生效。  上诉期从领取一审判决起是15天。一般应由本人领取,如果不是本人,其他人代领应有授权才可以。  
    一、离婚判决书生效时间、离婚判决书何时生效?离婚判决书生效时间、离婚判决书何时生效?  
    1.如果是一审,签收离婚判决书第2天起算15日,双方均不上诉的,上诉期满后(15天)判决书生效;  
    2.如果是二审,判决书签收之日起即生效。
    3.如拿到的是一审判决书,建议找主办法官开具生效证明,避免重婚。  
    二、离婚判决书丢失怎么办、离婚判决书如何补办?离婚判决书丢失怎么办、离婚判决书如何补办?  补办
    1.离婚判决书丢失后,可以持身份证到审理你离婚案件的法院档案室复印离婚判决书并加盖法院公章。  
    2.离婚判决书的复印件与原件的作用是一样的。
    3.然后带上离婚判决书、身份证、户口本即可办结婚登记。  
    三、有离婚判决书就没有离婚证了吗?有离婚判决书就没有离婚证了吗?  
    1.离婚证和离婚判决书只能有一样。  
    2.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和民政局的离婚证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 一、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  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九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如果婚姻双方对婚前的财产没有约定,根据婚姻法上述规定,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而且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共同财产。  但有些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婚前个人财产,司法实践通常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二、我国婚姻法中的其它规定:  《婚姻法》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二十七条:“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所以就算认定是婚前个人财产,也有可能会失去房屋的所有权。  以上是离婚时如何分割婚前财产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以找律师咨询,但是一般来说都是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是不分割的。
  • 婚前房产属个人,婚后房产要看谁出钱购买的房产。如果是共同出钱是共同财产。婚姻法规定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
    (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