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结婚前签订的婚前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2019-09-07 10:36:4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土地承包协议上有签名并摁了手印,若没有合同无效情形的,合同有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离婚协议书在双方签订并得到法律认可之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产生法律效力之后,该协议书不得随意更改,并且必须执行。对此,《合同法》有规定。
    《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类协议是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有的当事人离婚过程是痛苦和漫长的,在反复拉剧式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可以产生二份甚至若干份离婚协议,当事人最终会依据最后一份离婚协议办理离婚登记手续。首先应该强调,在民政局备案的那份离婚协议应具有最强的效力,除非当事人在之后的时间另有约定。
    既然已办理离婚登记,在民政局登记之前所产生的离婚协议书自然也具备了生效条件。若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书中涉及到的约定,以民政局备案的协议书中的约定为准;若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约定没有涉及到而之前的离婚协议书有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描述,应该说该约定为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若民政局离婚登记中的离婚协议没有涉及,而之前的几份离婚协议中的约定有矛盾的,以最后一份离婚协议书中的约定为准。
  • 婚前忠诚协议是现实婚姻中无过错方的大胆尝试,正努力尝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途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应当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鉴于目前司法审判实践中存在争议,男女双方慎签忠诚协议,现在敢签将来就要敢于担当。
    忠诚协议无法给爱情上保险,更多地是对配偶双方的精神约束。
    第二,如果签署忠诚协议或是含有忠诚条款的婚前财产协议,内容最好经双方合议而成,切忌完全由一方执笔,每条条款的含义表述清晰明了,不要含糊其辞。
    特别是对于一方违背忠实义务的违约责任的约定,不要动不动就是“净身出户”、“放弃全部财产”、“巨额赔偿”。
    第三,对于“若婚姻中一方出轨,则所有财产归无过错的另一方所有”这样的忠诚协议,一般公证处会以无法按道德标准办理公证手续而不予办理。
    双方只能自行签署或找第三人(也可以是律师)见证,但也只能证明双方签字属实、是真实意思,效力如何仍存在未知因素。
    第四,离婚时对忠诚协议的处理时应十分慎重。如果配偶一意孤行地移情别恋,而自己又不能感化对方,那么,在离婚诉讼中让对方在财产分割中作出让步、适当进行精神补偿或赔偿,或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不应简单地、一味地要求对方履行忠诚协议,放弃全部财产或给予巨额赔偿。
  • 中国的《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可见,我国《婚姻法》原则上规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但同时又允许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

    这给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提供了保障,夫妻双方的婚前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中国是有明确规定的。协议必须与夫妻双方人身或财产有密切关系,并且与一般性社会道德和其余法律规定不相冲突,才能真正具有法律效力。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