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对方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在非机动车道上撞行人致糽行人重伤逃逸.交通事故认定是驾驶人的全部责任.他没有作出认A.这可以对驾驶人处罚、

2019-09-19 05:49:5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入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减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一90%的损害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一70%的损害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40%一50%的损害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一30%的损害赔偿责任。
  • 交通部门认定责任,不服搜集证据,申请复核。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认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没 有过错的,有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
    2. 有 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 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 方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负无过错责任。
    4.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 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肇事逃逸的,可能面临被吊销驾照、罚款的危险。法律依据:
    1、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2、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