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是一名初中生,跟我同校的一名女学生在某软件上辱骂我,还到处散播我的谣言,现在我在初中被全校师生另眼相看,我感觉我快活不下去了,她14岁可以靠她诽谤吗?

2019-09-19 06:37:27
律师解答共有2条
  • 谣言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伤害了他人,影响社会。散播谣言人要为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行为性质不同,承担责任的方式也不相同,最高可追究刑责。
    下面由。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任何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人,都应当为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打击网络谣言,对谣言制造者追责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是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是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了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共14个罪名,不同类型的网络谣言行为可能触犯不同的罪名。
    比如,制造网络政治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的,应认定为煽动分裂国家罪。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程度的,将被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 辱骂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第
    一、通过辱骂的形式实施人身攻击(这里的人身攻击只限于用语言,而没有实际的肢体冲突),根据其情节的轻重,可能分别违反了《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规定。

    二、《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5条规定了侵犯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事责任。具体法律条文附后。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