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老公开私家车搭载我和一个朋友去赌场赌博挨抓了,我和朋友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5天就放出来了,我老公被拘留15天后又转到看守所刑事拘留,罪名是帮赌场接送赌客,请问会被判刑吗?判多久?

刑事辩护
2019-10-17 14:15:0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法律规定: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二、《最高院、最高检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3号  第一条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  
    (一)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二)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三)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  
    (四)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三、《刑法》第三百零二条【赌博罪开设赌场罪】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称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遇有紧急情况,暂时限制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一、刑事拘留的具体适用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治安拘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而采用的强制方法。
    司法拘留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采用的强制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司法实践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法律性质和依据不同。

    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而采用的强制措施,不是一种处罚。治安拘留是依据《治安处罚条例》采用的一种处罚办法。司法拘留是强制措施,同时也兼有处罚性质,它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2)适用对象不同。

    刑事拘留的对象是触犯刑事法律,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司法拘留的对象是实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
    (3)目的和结果不同。

    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损失,刑事拘留的结果,一般转为逮捕,刑事拘留的羁押期可以折抵刑期。治安拘留的目的,是为了对违法分子进行处罚和教育,治安拘留期满,就是教育处罚的结束。司法拘留的目的在于惩诫妨害诉讼秩序的行为,以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司法拘留与判决结果不发生联系,被拘留的人如果承认并改正错误,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4)羁押的期限不同。
    刑事拘留的羁押法定期限为3~7日,最长不超过30日。治安拘留的羁押期限为1日以上,l5日以下。司法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5)适用的机关不同。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刑事拘留权,公安机关还行使治安拘留的决定权、执行权-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拘留权,被司法拘留的人交公安机关代为关押。
  • 赌博刑事犯罪,最多可以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
      
    (一)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二)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三)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
      
    (四)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刑拘后并不一定会判刑,需要根据不同的犯罪性质来决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处理。
    具体案件情况包括以下三点:
    1、对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2、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直接向院移送起诉;
    3、在拘留期限内未能查明犯罪事实的,办理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手续,继续侦查;
    4、具有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撤销案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