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本人到单位前就以自然人的身份缴纳了社会保险,到单位入职时是带着保险来的,入职时单位没问我交没交社会保险,并要求填写本人自愿两年内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申请表,这样才能入职,在单位工作了一年,单位一直也没给缴纳社会保险,这段期间都是我自己在缴纳社会保险,我到当地劳动仲裁申请追索在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单位说入职时就想给我缴纳社会保险,但是我自己已经交了,没办法为我缴纳社会保险,还有就是我自己申请两年内不交社会保险,单位没有责任,劳动仲裁说不属于劳动纠纷不予受理,听说追索社会保险费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我可以到法院起诉吗?我追索社会保险费合法吗?法院会受理吗?

仲裁
2019-11-13 19:09:0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公司没有给自己办社保或者没有足额缴纳社保的时候,可以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只要事实确凿,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在投诉、举报的时候,注意证据的收集。
    最重要的,就是证明你确实跟单位有劳动关系
      所以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等证据的收集是我们维权成功的第一步。
  • 如果你是城镇户籍居民,可以在户籍地申请办理社保自缴费缴纳社保。
    如果你不是城镇户籍居民,你不可以申请社保自缴费缴纳社保,只能通过再就业单位续缴社保。
    如果你是农业户籍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购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如果有单位的话,由单位持你的身份证及劳动合同到社保办理。
    如果没有单位的话,自己执身份证、户口本、社区开具的灵活就业证明(如果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也带上)到社保即可办理
  • 先予执行
    1、条件: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2、先予执行申请书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规定: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从该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行为的追诉期为两年;两年之外的违法行为,除非该行为处于持续状态,否则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没有权利管理。
      从劳动争议诉讼的途径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的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