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如果没有损失,如何计算电信欺诈

消费者维权
2019-11-20 13:35: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遇到电信诈骗该如何维权:
    1.提高警惕。对
    170、
    171、153等开头的陌生号码谨慎接听,不主动回电,对任何人不能泄露短信验证码。网络购物付款时,要认真核实网站的真实性,防止被钓鱼网站盗取个人银行信息。
    2.多方查证。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参加活动缴纳费用等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帐,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到银行自动取款机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意外情况,要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3.注重隐私。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资料泄露给他人,即使在熟悉的人面前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遇到朋友圈里“输入姓名测试姻缘”等活动时尤其要谨慎,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不贪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信任何中奖信息,不为蝇头小利扫码参与线上活动或贪图便宜到不正规的网购平台购物。
    5.及时举报。一旦发现被诈骗,要马上停止交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电信部门举报,尽量挽回损失。
  • 电信诈骗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应当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