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听五保户赡养协议和遗书是道理吗?

2019-11-21 08:30:40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
    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2.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
    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
    3.权利的接受、行使方式不同。
    受遗赠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间(在知道受遗赠的两个月)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才能有效。
    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无权参与遗产分配,这也不同遗嘱继承人。
    4.在遗嘱继承中,遗嘱人可在遗嘱中指定候补继承人,而在遗赠中则不能指定候补的遗赠人。
  • 五保户应当是与村里签订了五保户抚养协议的,村里应当负责老人的生养死葬,其中当然也应当保障“住”,老人去世以后遗产归村里所有。 上述情况肯定是不合法的,一方面,如果“五保”,村里就应当保住,村里就又义务帮助修缮或者另盖住房,保证老人的居住安全,另一方面,即使这种情况,盖房的人也可以将这新盖的房子归为自己名下,不属于老人的遗产,当然村里不能继承,为避免纠纷,可以通过公证或者律师见证。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所以只要是对赡养老人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协议都是有效的。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明确的规定:
    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