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父母活着的孩子个人签的财产分割协议有效吗?

2019-12-15 13:50:0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夫妻婚姻存续期间取得财产和收入,在没有事先特殊书面约定前提,不管登记在夫妻俩哪一方名下,都属于婚后共有财产。
      离婚时一方有藏匿共有财产,对方可以起诉主张再次分割夫妻共有财产。
      《婚姻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十八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 离婚财产协议不同于夫妻财产约定。因为离婚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对自己的婚姻身份关系、子女抚养问题以及财产问题进行一揽子处理的协议。由于离婚财产协议涉及身份问题,因此离婚财产协议本身也是附条件的财产协议,只有离婚了,夫妻婚姻身份关系解除了,离婚财产协议才会生效。否则签订了离婚协议,但是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是没有生效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十四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应有以下内容:
      1)协议各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住所地等;
      2)协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有的原因和分割理由;
      3)被分割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
      4)分割财产的原则、方式、方法、标准;
      5)各协议人分得之财产的物理现状和权利现状;
      6)分割后财产的交付和转移条件;
      7)价格补偿和债务承担问题;
      8)违约责任;
      9)其他事宜,例如办理登记和批准手续的问题,涉及第三人的问题等。
  • 夫妻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在离婚后或者法院诉讼时作为证据使用。但在没有办理离婚登记或者法院调解、判决离婚前,离婚协议中关于离婚的约定不发生法律效力。
    双方仍是夫妻关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