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被人诽谤,把我个人信息散布在朋友圈里,对我的工作跟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我怎么样才能起诉她

名誉毁谤
2019-12-28 06:27:4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如果构成诽谤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如果是侵犯名誉权,依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 停止侵害;  
    (二) 排除妨碍;  
    (三) 消除危险;  
    (四) 返还财产;  
    (五) 恢复原状;  
    (六) 修理、重作、更换;  
    (七) 赔偿损失;  
    (八) 支付违约金;  
    (九)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 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诽谤侮辱他人属于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相关处罚依据如下: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2、《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p2p借贷是一种网络借贷服务平台,一般来说,网络服务提供者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进行了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