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我与四个合伙人共同开了一家理发店,按资金的投入我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干了两年之后不想干了想退股,当时没有签任何协议合同,想知道这个股份的资金还能退回吗,或者我自己转让给某个合伙人

股权转让
2020-01-08 20:59:4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由于*****公司股东*****在2009年4月29日离开公司,提出退本股权,特申请办理股权转让协议。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章程的规定,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股权转让协议:
    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姓名(转让方): 乙方姓名(受让方): 住所: 住所: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第一条
    股权的转让:
    1、甲方将其持有该公司 %的股权转让给乙方;
    2、乙方同意接受上述转让的股权;
    3、甲乙双方确定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万元;
    4、甲方保证向乙方转让的股权不存在第三人的请求权,没有设置任何质押,未涉及任何争议及诉讼。
    5、甲方向乙方转让的股权中尚未实际缴纳出资的部分,转让后,由乙方继续履行这部分股权的出资义务。(注:若本次转让的股权系已缴纳出资的部分,则删去第5款)
    6、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乙方即享受 %的股东权利并承担义务。
    甲方不再享受相应的股东权利和承担义务。
    7、 甲方应对该公司及乙方办理相关审批、变更登记等法律手续提供必要协作与配合。
    第二条 转让款的支付:
    (注:转让款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由转让双方自行约定并载明于此)
    第三条 违约责任
    1、 本协议正式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本协议约定条款的,即构成违约。
    违约方应当负责赔偿其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
    2、 任何一方违约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本协议。
    第四条 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
    1、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2、 凡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则通过诉讼解决。
    第五条 协议的生效及其他:
    1、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2、本协议生效之日即为股权转让之日,该公司据此更改股东名册、换发出资证明书,并向登记机关申请相关变更登记。
    3、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该公司存档一份,申请变更登记一份。
    甲方(签字或盖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 关于股份协议 的有关规定,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一旦出资到公司,就不能退出股份。
      
    2、股东如果不愿意再继承作为该公司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股东之外的人。
      
    3、如果符合《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条件,股东可以要公司收购其股权。
      《公司法》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合理预见原则,又叫可预见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预见的主体是违约方;
      
    2、预见的时间是合同订立时;
      
    3、预见的内容是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范围;
      
    4、判断违约方能否预见的标准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即通常以同类型的社会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