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是我个盆友上当受骗八万元借款,举报后一直不立案侦查,十几年了,还可抓诈骗犯吗?

其它
2020-01-13 13:27:3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1、按照诈骗罪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按照刑法266条,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按照刑法87条对于犯罪行为追诉的标准:最高刑罚为5年以下的,超过5年不予追诉
    3、按照刑法88条的规定,在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之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4、犯罪嫌疑还是积极投案自首,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好,因为司法机关不是吃干饭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7条、88条、266条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解释》规定,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 发现被骗,如果构成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不构成诈骗,可以根据合同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
    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3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