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您好,约定还款日期为2018.1.1。具体的时效期限是什么?

2020-01-21 02:10:5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判决书上会载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类似字样。
    如果是一审案件,生效期为判决书送达最后一位当事人的第十五日,且没有上诉时生效。那申请执行的时间就是判决书送达最后一位当事人之日起25日(15天的上诉期和10天的履行期)后,至于什么时候送达的最后一位当事人,可以在审判法官处查询。
    如果是二审案件,判决送达最后一位当事人就生效,10日后就可以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请先到审判法官处,请他出具判决生效证明。
    另外,请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申请执行,否则不能申请执行。
  •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上述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进行了仲裁,并且依法作出了仲裁裁决书;
    2、当事人对劳动争议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见,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 对于诉讼时效的起算方法,国内外专家观点不一。在立法上形成了权利受侵害、请求权产生和请求权可以行使的不同的三大立法例。通过对三大立法例的分析,我们更能领会诉讼时效起算的理论深度和研究价值。
    就我国而言,民法中的诉讼时效起算在理论探讨、立法、司法和法律的规范作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因此,我国民法有必要重新合理界定诉讼时效起算的标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