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储蓄卡被异地公安人员冻洁,通电话问了一下金融机构,说原因是网络诈骗,也没有违法犯罪,我想问一下如何解决

其它
2020-01-26 16:12:4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遇到电信诈骗后,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
    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
    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第四,因为网络诈骗维权难,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
  • 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定罪量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 通讯信息诈骗是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固定电话、网络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采取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诱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账号打款或转账,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 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防范手段一: 千万别告诉任何人密码。 使用银行卡一要有卡或卡号,二要有密码,所以,密码是最关键的因素。 事实上,密码是唯一的,连发卡的银行也不知道, 如果你忘了密码,银行只能让你重置密码,而无法告诉你密码。
    防范手段二: 有问题打银行电话,不要打陌生电话。不要轻易相信atm 机或陌生短信上提供的银行咨询电话, 而是应该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一般是95***,也有银行为银行卡提供了免费的800电话)。
    防范手段三:在取款机取钱时,视线不要离开取款机。要记住,你输入了密码而又没有将卡取出的时候是最危险的, 因为一旦你的卡被人掉包,在 atm 机里的那张卡不需要密码也能被人操作。
    防范手段四: 一旦提款出现问题,一定站在原地不要动。首先检查一下提款机有没有被人做手脚,如果没有, 立刻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 然后在原地等待银行人员来帮你解决问题。
    防范手段五: 输入密码时要谨慎,先看看身后有没有人,若身后的人离你太近,要示意他保持距离,同时在输入密码时最好用手部进行遮挡, 以免被别人猜到或设备拍到你的密码。
    如果你已经被骗并将钱打入骗子的银行账户中必须立即报警,但由于骗子多是团伙作案,银行卡几乎不会用本人信息注册的,所以只有骗子的银行卡号很难追回损失款项。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