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经济欺诈涉及1000万-1500万人的监禁

消费者维权
2020-02-14 20:04: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涉嫌经济诈骗能否取保候审,需要具体分析。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需要逮捕但又证据不足的被拘留人;
    (5)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处理完毕,但又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6)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
  • 债务人涉嫌经济诈骗: 
    1、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依据的是法院的生效判决,如果判决书确定担保人对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可以对担保人财产进行执行。
      
    2、对于债务人因为经济诈骗案件被公安机关网上通缉,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生效的民事判决书进行执行,对于债务人非因经济诈骗获得的合法财产,依然可以执行。
  • 我国《刑法》中的诈骗分为普通诈骗罪及金融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金融诈骗罪量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