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朋友的偷盗被捕了。 盗窃金额最多为5000美元。 我想知道他会被判几年刑

刑事辩护
2020-02-17 10:35:0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盗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不排除适用缓刑的可能。,【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检法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  总而言之,三万元在“数额特别巨大”量刑档次内,但是如果有从轻减轻情节,可以适当降低。  根据2013年4月4日实施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罪数额标准确定: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二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盗窃罪怎么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6)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7)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 盗窃罪的立案标准金额根据不同的地区有关规定不同,会出现一些差异。盗窃罪金额不管多少都可以立案,但是有治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之分,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究刑事责任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根据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和追责标准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超过500就可以立刑事案件,但是不一定立了刑事案件就一定能追究嫌疑人刑事责任,这就涉及到追责标准,一般至少要1000才够追诉标准,逮捕标准就更高,不够刑事案件标准可以受理治安案件。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