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检查有职业病,未达到障碍等级如何赔偿?

2020-02-22 19:09:5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对于单处伤残的,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对于多处伤残的,确定残疾赔偿金时,以评定的最高伤残等级赔偿比例为基数。其他伤残为2级—5级的,每增加1处,增加赔偿比例4%;其他伤残等级为6级—10级的,每增加1处,增加赔偿比例2%;增加的赔偿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
    最高赔偿比例不得超过100%。
  •  残疾赔偿金:
      伤残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伤残等级赔偿系数
      1级伤残赔偿系数=100%
      2级伤残赔偿系数=90%
      3级伤残赔偿系数=80%
      4级伤残赔偿系数=70%
      5级伤残赔偿系数=60%
      6级伤残赔偿系数=50%
      7级伤残赔偿系数=40%
      8级伤残赔偿系数=30%
      9级伤残赔偿系数=20%
      10级伤残赔偿系数=10%
      死亡赔偿金计算:
      城镇居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A 年龄 X≤60岁: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B 年龄60岁≤X≤75岁: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X)年
      C 年龄 X≥75岁: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农村居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A 年龄 X≤60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B 年龄60岁≤X≤75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X)年=¥元;
      C 年龄 X≥75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