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应为工地干活的事,在一天夜里和我的合伙人被一群蒙面人手持刀和钢管砍倒,打我们的时候说着,要砍死我。当时我头上挨了一刀,于是我就用手护头。被别人送到到医院后我才知道,我的右手手掌中指被砍断,肌腱段4根,左手段一根肌腱,头上有7.8公分的口子,我朋友头上也挨了一刀。现在打我们的人到案了,请问他们夜里蒙面砍人,每刀都是往头上砍,而且嘴里还说要砍死我们,我现在的伤情是轻伤2级。为什么不能以故意杀人未遂定罪,而是寻衅滋事罪

暴力伤害
2018-09-13 13:48:4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公共场所,虽然寻衅滋事都是凭借自己或者自己一方的人多势众、身强力壮、凶狠残暴来“征服”对方,欺辱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悍和无所顾忌,这类犯罪一般都发生在公共场所,但发生在非公共场所的情况肯定也是存在的。  新刑法典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  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首先,条文中所列举的第三种情形使用了“公私财物”这个字眼,那么进入居民私人住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无疑也应属于寻衅滋事罪。例如村民某甲,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纠集一帮“志同道合”者组成一帮,在乡里为非作歹,多次被公安机关拘留。
    一日某甲又在农贸市场向某乙强要卖的西瓜,某乙不给,某甲遂窜到某乙家乱砸。这是一起典型的寻衅滋事案件,却发生在非公共场所。所以将寻衅滋事罪认定为必然发生在公共场所,显然是毫无根据的。
      其次,条文中所列举的第四种情形明确强调“在公共场所”,那么由此似乎可以推知,对于其他三种情形来说,就既可以在公共场所,也可以在非公共场所,否则,在第四种情形中就没有特别强调的必要了。
  • 故意杀人未遂,但致人重伤或残疾,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杀人未遂被判处十一年有期徒刑肯定属于重刑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
    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中性质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犯罪,也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量刑时考虑的因素很多,既遂、未遂是其中之一,其他的还有是否有自首、立功情节;认罪态度、社会危害性等根据23条未遂是“可以”从轻或减轻,而不是“应当”,所以最后的量刑还要法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综合判断。
    如果没有其他恶劣的情节,未遂犯大部分是会比既遂犯判的轻一些。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