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的朋友打他的两三个朋友和两个人,把他们关在房间里,半夜开车带人去墓地威胁他们,这是什么罪,有罪? 打那两个人是因为那两个人和朋友赌博,那两个人撒谎骗朋友的钱,然后才能做到,谢谢你们这么做

2020-03-10 02:06:2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赌博会被判刑吗?赌博是否会被判刑,需要看赌博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如果属于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那就有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一)赌博涉嫌犯罪的处罚   《高法、高检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聚众赌博”:   
    (1)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   
    (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   
    (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   
    (4)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2、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周边地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以吸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主要客源,构成赌博罪的,可以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   
    5、实施赌博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1)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   
    (2)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赴境外赌博的;   
    (3)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者开设赌场吸引未成年人参与赌博的。   
    8、赌博犯罪中用作赌注的款物、换取筹码的款物和通过赌博赢取的款物属于赌资。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赌博犯罪的,赌资数额可以按照在计算机网络上投注或者赢取的点数乘以每一点实际代表的金额认定。   赌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赌博用具、赌博违法所得以及赌博犯罪分子所有的专门用于赌博的资金、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应当依法予以没收。   
    9、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只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以赌博论处。   处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赌博没有涉及犯罪的处罚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规定的为赌博提供条件,是指行为人以营利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处罚标准   
    1、构成本行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 因为赌博罪被依法拘留的,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由办案机关决定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1、遭遇诈骗,建议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5000元已经达到了刑事犯罪的数额较大标准,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2、法律依据:  1)《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