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主要有3点疑问1、派出机构在法律法规授权内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比如派出所作出200元的治安管理处罚)2、派出机构有法律法规授权,但处罚范围超出授权范围(比如派出所作出1000元的治安管理处罚)3、派出机构没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处罚(比如派出所作出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对以上几种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在行政诉讼中分别以那些为被告?(最好附上法律条文或司法解释,回答清晰追加20分!谢谢!)

2018-09-13 14:21:2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对行政处罚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分基于单位内部的行政处分,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资格。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相关法条】《行政复议法》第21条。【意思分解】
    1、识记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3种情形,应注意其中第2种情形应同时具备3个条件:
    (1)原告申请;
    (2)法院认为执行会造成不可弥补损失;
    (3)不损害社会公益。

  • 1.对于刑事拘留有错误的,可以向做出拘留的机关提出异议。
    2.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相对人对政拘留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做出拘留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否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