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实际工作了6个月,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工伤保险等。 2次工作,第1次小指不重,休假18日,第2次左手无名指肌肉断裂,神经线断裂,稍微骨折,现正在休假。 工厂没有申报工伤,承担医疗费,一天晚了八十天。 如何主张权利?

2020-03-10 14:56:4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单位不给报工伤,劳动者可以自行申报工伤,否则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本回答由法律法规分类达人 赵婧推荐
  • 申报地点: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没有证据证明不是工伤,那么就应该认定为工伤,但是员工必须提供工伤认定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以及首次诊断记录。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第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劳动者需申报工伤保险,用人单位申报工伤保险需携带社会保险登记表、营业执照等材料到注册登记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下面,关于参加工伤保险的知识内容。   
    一、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及申报: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带以下材料到其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1、《社会保险登记证》及复印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3、《法人代码证书》及复印件;   
    4、 进行工伤职工登记的用人单位,应另行出具:   
    (1)《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   
    (2)《工伤证》;   
    (3)《北京市工伤保险参保人员增、减情况表》;   
    (4)工伤认定结论;   
    (5)《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确认结论》;   
    (6)《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认申请表》。   
    二、办理参保手续:   
    1、 区、县社保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签定《北京市参保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协议书》。   
    2、用人单位填报《北京市工伤保险参保单位登记表》、《北京市工伤保险基数核定表》和本单位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的证明等材料,并由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   
    3、新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中无明确   经营项目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应按照《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档次表》中的第二类行业的“行业基准费率”,确定参保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费率。   
    4、用人单位如有工伤职工应携带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的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北京市工伤职工登记表》。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