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本人男,之前未婚先育有一男孩,现已六岁。当时因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故没有登记结婚,之后一块生活不到一年,就和平分手,无办理任何手续。因小孩要在深圳读书,家人帮忙将小孩在老家上了户口。户口本户主是我爸。而我在户口本上的婚姻情况却给变更为已婚。现要跟另外一女子登记结婚,领证。却被地方机关告知无法办理。需要跟前一女子到法院办理判决书,方可领证。问题现在找不到该女子吖。我该怎么做才能正常领证?

2018-09-20 14:47:53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 无论是否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只要领取结婚证,在离婚时就可以就离婚财产进行分割,双方都可以获得财产。
    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 《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规定。
    比如考虑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目前,我国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对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龄作了变通规定。
    比如新疆、内蒙古、西藏等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均以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作为本地区的最低婚龄。但这些变通规定仅适用于少数民族,不适用生活在该地区的汉族。
    中国香港法定结婚年龄是16周岁。

    台湾法定结婚年龄为20周岁。在父母同意下,男18周岁,女16周岁。
  • 第5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是结婚的必备条件,是不可以由婚姻当事人随意改变的。虚报结婚年龄主要是尚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人多报年龄,以达到结婚的目的。
    也有超过法定婚龄的人少报年龄的情形。例如,黄某丧偶,已58岁,时填表只写50岁。因为这种报假年龄的行为,并不同“男不得早于22周岁”的规定相抵触,发现后指出其错误,予以批评教育,不必追究什么责任。
    而那种多报年龄以达到结婚目的的行为,是同“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的规定相抵触的,是法律禁止的弄虚作假行为,是骗取的行为。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申请的男女双方,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婚姻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或在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应宣布该项婚姻无效,收回已骗取的《结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这就说明,有意虚报结婚年龄,用违法手段达到结婚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是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