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车祸,我们的车主的主要责任,乙方行人的次要责任。医疗费用,医院费用,工作费用,我们已经承担了。乙方轻轻摩擦,医院可以出院6天。

2020-05-10 12:15:50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的受害人因伤致残无法继续工作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其受到的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其精神上受到的痛苦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损失都能获得赔偿,只有法律规定的项目才能获得赔偿。
    一、赔偿项目《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实务根据上述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主要有: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3.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4.死亡受害人近亲属或者伤残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的赔偿金。
    二、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项目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6月30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扶养人的,应当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8条的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上述规定表明,被扶养人生活费不再列为单独的赔偿项目,而是将其数额计算到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中,统称“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但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的数额实际没有发生变化。
    三、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残疾赔偿金、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的赔偿数额与相关计算标准密切相关,而计算标准是以受诉法院所在地、受害人或赔偿权利人住所地和居住地的居民收入、消费支出及职工工资的统计数据为依据。1.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2.被扶养人生活费是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计算。3.丧葬费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4.误工费计算可以参照相同或者相近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四、赔偿项目与伤残系数和赔偿责任系数受害人或其近亲属获得的实际赔偿数额与伤残系数密切相关。
    (一)伤残受害人赔偿项目的计算1.单项赔偿项目的计算受害人及其被扶养人的各项赔偿项目,在依据相关标准计算,其中伤残赔偿金和被扶养费人生活费在计算总额后乘以伤残系数确定。赔偿总额的计算赔偿额在将各单项赔偿项目数额相加,扣除交强险赔偿限额再乘以责任系数,然后加上交强险赔偿限额确定。计算公式:赔偿额=(赔偿项目总额—交强险赔偿限额)×责任系数(责任比例)+交强险赔偿限额。
    (二)死亡受害人赔偿项目的计算1.单项赔偿项目的计算受害人亲属的各项赔偿项目,在依据相关标准计算后确定。2.赔偿项目总额的计算赔偿总额在将各单项赔偿项目数额相加,扣除交强险赔偿限额后再乘以责任系数,然后加上交强险赔偿限额确定。
  • 误工费是指因医疗过错治疗休养期间实际减少的收入。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如果没有减少收入的,不应当赔偿误工费。误工费的赔偿分为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情况: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1、有固定收入的,包括非农业人口有固定收入的和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两部分。非农业人口有固定收入的,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按期得到收入的,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奖金以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是指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在业人员,其收入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纯收入计算。  
    2、无固定收入的,是指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者有关证明,在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城乡个体工商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  
    3、无收入的,是指本人生活来源主要或者全部依靠他人供给,或者偶然有少量收入,但不足以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  
    4、受诉法院所在地,是指受诉法院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算公式:误工费=实际减少的收入(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日收入×误工天数(无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日均工资×误工天数(无固定收入的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 主次责任一般都是按照37责任或者28责任分担。如果你住院了可以要求住院费,医疗费,营养费,请护理人员可以有护理费,还有误工费的赔偿,值得 注意的是,住院费,医疗费都是没有问题的,营养费需要医生开具相关证明。
    至于精神损失费的话,除非有伤残等级证明,否则没有精神损失的说法。至于误工费要去税务局拉缴税记录。没有纳税的工钱法律上不会承认,赔偿的话法院多数按照当地基本工资赔偿,也有地方需要你拉最近3个月的收入证明,比如工资单,或者工资卡银行最近三个月的每月给你打的工资记录。
    单凭你说的一张收入证明很难有说服力。最后你要求的这些赔偿总额按照比例划分。如果总赔偿金打比方是1万那是37分责就是对方支付你7000块,具体主次责任如何细分你可以到交警队问清楚。
  •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它无权规定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审判工作。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规定注重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属医疗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程序规范。
    虽然也规定医疗机构因医疗事故而应承担的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规范不属于民事实体法规范,而属行政法律规范。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它将医疗纠纷简单地框定为医疗事故,对未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差错、非医疗过失的医疗意外排除在医疗赔偿范围之外,这显然有悖于民法的公平、公正基本原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