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先生,你好,即使网上贷款过期,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呢?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消费者维权
2020-05-13 20:55:04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第一,借贷要合法
    《民法通则》第九十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公平、自愿、合法是民法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任何民事活动都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借贷双方应当在公平自愿的前提下开展借贷活动。贷款人应当考察借款人借款用途,考察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考察借款人的诚信状况。
    第二,应订立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时,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证据;无书面证据的,应提供必要事实证据。
    贷款人必须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借贷协议,包括贷款人和借款人姓名、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币种;有无利率或利息、借款时间和还款时间、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贷款人必须注意妥善保存书面协议等证据。
    第三,利率应合理
    借贷双方可以根据借款的用途及其收益,共同约定一个合理的利率。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同类同期的贷款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过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
    如果因利率约定不明而发生争议,可以比照银行同类同期的贷款利率来计算利息。对“利滚利”的复利借贷和预扣高额利息的借贷,法律不予保护,贷款人只能收回本金。
    第四,借贷需担保
    对数额较大或存有风险的借款,借款人应当履行担保和抵押手续,或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第三人担保;贷款人也可以要求借款人以存单、债券、机动车、房产等个人财产作为抵押物。
    有些财产抵押,贷款人还应当要求借款人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这样,一旦借款人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贷款人可以向保证人追索借款或合法地以抵押物抵偿借款。
    第五,及时催借款
    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贷款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权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如果借款期满后又经过两年,贷款人不能证实期间曾经催收过,法律就不予保护。不少贷款人因为不知道这一规定而丧失追诉权。鉴于上述情形,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人应当在诉讼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
    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以从新的还款期限起重新计算。关于这一点,贷款人应特别注意,以免丧失追诉权。
    第六,依法追债款
    有些借款人利用人们贪图高利的心理,抛出高利息诱饵,在同地域或熟悉人之间借款,无力偿还时就卷款而逃,使贷款人血本无归。
    这种民间借贷风险最大,应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贷款人在放贷前务必详查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贷款人催收债款必须依法进行,如果借款人逃账赖账,贷款人切忌采取扣押人质、强抢货物等过激的违法行为,应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必要时,法院可以施行强制执行措施。否则,贷款人将触犯刑律。
  • 贷款不还的后果如下:
    1、不还贷款会造成借贷人征信不良。
    2、不还贷款,贷款机构会不厌其烦的催款。一般一次不还贷款的,贷款机构会打电话提醒。对多次不还贷款的,贷款机构会打电话提醒,更甚者上门催款。其次,贷款机构会对借贷人进行罚息等惩罚。最后,贷款机构会对借贷人进行起诉。
  • 网上贷款不还,债务追讨的诉讼时效为三年(2017年10月前为两年),诉讼时效自债务到期时起算,诉讼时效每催款一次,诉讼时效重新起算,但需要证据证明。未约定还款日期,需要在20年内主张债权,自主张还款时,转为3年。
  • 网贷无力偿还,每个贷款机构的政策不同,但总体来说,银行会比小贷公司更好说话一些。如果信用贷款出现逾期,贷款机构会先电话催收贷款,提醒借款人还款,同时利率还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
    这就意味着,假如你贷了1万块钱,但你要超过3个月不还,你最后可能要还10几万的利息和滞纳金。在你逾期产生后,你的名字出现在银行内部系统,信用报告也会留下不良记录。
    一旦留下可能会被保留3年~7年的纪录,有不良记录期间也不能向他行借款,会因为信用不良无法申请。加收50%的利息虽然高但是还只是金钱上的损失,但如果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贷款买车买房产生影响,这是金钱不能挽回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