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什么情况下,故意杀人罪会被判死缓而不是直接执行死刑?

刑事辩护
2018-09-27 08:37:3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死刑分为缓期执行和死刑立即执行两种。死刑立即执行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执行死刑。
    执行死刑,必须有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执行死刑。
    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一般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法执行。
  • 《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之后虽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但对其量刑,还要看犯罪动机,主观故意,事实犯罪的情节以及有无可从轻、减轻处罚的具体情节,因此,只要不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判处死刑。
  • 故意杀人罪是被判处死刑最多的罪名之一,但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判处死刑,什么样的情况不判处死刑(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是否判处死刑,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  一般理解,严重的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