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装饰公司口头上授权委托A做室内装修,A私底下又授权委托B开展工程施工,企业并不知道AB中间的授权委托,均沒有书面形式协议书,现B在施工现场负伤,能够 向企业明确提出赔付?

2020-05-26 22:23: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下属口头委托,让当事人代替下属写离职单,当事人这样做是违法,也是违规,因此公司对当事人行政处理也是合理。n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离职手续,当事人应该提前书面向单位申请离职,也可以与单位协商,但是当事人仅仅是受到下属口头委托,就写离职单,有三个错误:n
    一、辞职是需要本人亲自提出的,通常不能委托,除非其本人有充分理由,用书面委托。n
    二、提出辞职,是必须书面提交,,而不是口头提出,这样如果下属反悔,也没有证据。n
    三、当事人无权替其填写离职单,应该交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处理。当事人这种做法也是越权,同时没有及时将不利因素及时告知公司,反而推波助澜,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n相关法律依据: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n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n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n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n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n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n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n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n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n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n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n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n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n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需要不到场一方开具一份委托书,委托到场一方相关事宜。
    1、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委托人在行使权力时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书。而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托事项。
    2、被委托人如果做出违背国家法律的任何权益,委托人有权终止委托协议,在委托人的委托书上的合法权益内,被委托人行使的全部职责和责任都将由委托人承担,被委托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委托合同也叫委任合同,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委托他方处理事务,他方同意为其处理的契约。委托他方处理事务的人为委托人,同意为其处理事务的人为受托人。根据受托人是否收取报酬可以将委托合同分为有偿委托合同和无偿委托合同。
      当事人在履行委托合同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有以下几种情况: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给第三人造成损害;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给委托人造成损害;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因委托人指示不当等原因,而给受托人造成损害;受托人为自己的利益使用委托人的财产,委托人造成损失。
      最后一种损害是受托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成的,自然应当由受托人予以赔偿。前3种均是为委托人利益而造成的损害,涉及到委托合同的损害赔偿问题,应当分情况认真研究。  第一种情况,实际上是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
      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中致人损害的,原则上应当由受托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委托人于委托事务或者指示中有过失的,委托人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下的赔偿属于违约损害赔偿,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确定赔偿责任,即:损害是由谁的过错造成的,谁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过错,就是指对应负注意义务的违反。  委托人的过错就是委托他人办理事务没有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包括委托人指示不当和对损害应当预见但因疏忽而没能预见。  受托人的过错就是违反了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应尽的义务,受托人越权而造成委托人损失是过错的一种表现形式。
    受托人的注意程度,一般认为因委托合同是有偿还是无偿而不同。受托人有报酬时,处理委托事务负有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无偿处理委托事务的,负有与处理自己事务同一的注意义务。
    也就是说在无偿委托的情况下,受托人对损失的发生具有重大过失时才负赔偿责任。而在有偿委托的情况下,受托人具有一般过失,就应当负赔偿责任。

  • 1、你们的协议是否有效,要看属不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以及你们双方是否完全行为能力,在双方是完全行为能力、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则是有效的;  
    2、法律依据:  1)《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法》 第九条 【订立合同的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