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前几天我的钵友骑自行车撞了人,那时他不知道情况就回家了。 后来,警察把他带走,说是逃跑,现在和朋友私下了,但价格太高,朋友不同意。 这种情况公之于众,问问我们有没有不利之处

2020-06-04 05:28:5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遇到车主肇事逃逸怎么办?尽量不要私了。尽量记全肇事逃逸的车牌号,如果不能全部记下,也要记得关键数字,有了车牌就能很快的查出车主信息。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警或在周围值勤的交通警察,向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帮助查找逃逸车辆。
    注意逃逸车辆的车型和颜色,向警方提供这些情况,可以快速查出逃逸车主。注意车主的特点,高矮胖瘦、男的或女的,车上有几个人,分别穿的什么衣服,说话什么口音,这些特点都能帮助警方快速找到逃逸车主。
    注意逃逸车逃跑方向,并保护好现场。如果自己是受害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一定要通过电话告知家人自己的情况,如果受害者是别人,可以帮忙报警或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阻止肇事车辆逃逸。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二、交通肇事逃逸有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是相关的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处罚情况,可以参考。
    有不清楚的之处,找律师去询问看看。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