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189月18日住院治疗到201810月7日住院,期内住院治疗花销六万元,迄今未交,患者于201810月24日过世,11月初销户了户籍,此前医院门诊的治疗费医疗保险还能费用报销吗?

2020-06-04 23:59:07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交通事故的医药费是否全部报销  交通事故赔偿包括医疗费,抢救费,伤残补偿,死亡赔偿,丧葬费,参加丧葬人员的误工费,交通费,及根据医嘱赔偿的营养费,陪护费,全休证明中的务工天数,资料所需的交通费,等等,上述费用中的大头,根据各个地方省区的不同,有严格的标准,由事故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及法院发布的上一年赔偿标准,剩下的,比如精神赔偿等等,需在合理范围内,法院方可支持。  交通事故的医药费是否全部报销:  交通事故的医药费可以直接起诉肇事者和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全部费用。
    也可以使用医保可以报销,只要是医保范围内的用药。  不过保险公司有赔偿限额。保险公司赔偿的限额。双方协商,由车主陪同到保险公司核算赔偿数额,由保险公司在强险范围内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医疗费赔偿额为:1万元,伤亡赔偿限额为11万元,财产赔偿限额为2000元,如果肇事车辆由第三者责任险的,在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赔偿;不足的部分由肇事车主根据责任比例承担。
      交强险报销医药费,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是:8,000元人民币。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是:1,600元人民币。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医疗费用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医疗费用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
  •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住院报销——起付标准低,共付段统筹基金比例最高,个人支付比例最低,选点的医保单位级别不同,住院的起付线、统筹基金报销额度、个人支付额度都大不一样。广州仁爱天河医院被划分为一级医院(也即社区服务机构)的医保标准,可享受三甲医院的技术和服务标准,同时也是住院起付标准最低,共付段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最高,而个人支付比例最低的医院。
      一级医院的住院报销比例:  最低住院起付线为200元,最高起付线为400元  用统筹基金最高报销90%,个人只需支付10%  二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  最低起付线达到了400元,最高起付线为800元  用统筹基金最高报销85%,个人需支付15%  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  最低起付线达到了800元,最高起伏线为1600元  用统筹基金最高报销80%,需个人支付20%  住院医保计算公式:  住院医保计算公式(以1000元为例):  公式一:住院起付线+(1000-住院起付线)×个人支付比例=需个人自付费用  公式二:(1000-住院起付线)×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统筹基金报销的费用  温馨提示:  住院医疗费用中,个人应承担以下费用:  自费费用;  先自付费用(即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三个目录范围内,规定由参保人先自付部分比例的费用);  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共付段自付费用,超过重大疾病医疗补助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
  • 一般情况下,职工一旦住院才能报销,可以直接在收费窗口办理,就诊时出具社保卡就行,额度每个地方不一样。如果在外地,则需要拿着相关医疗票据,到本地社保局进行报销。招商信诺友情提醒职工医疗保险是按照当地定点医院按医院级别首先扣除定额“起付线“,医保目录内诊疗项目进入”统筹“,再按报销比例报销。
  • 所有疾病均可以用社保卡报销,社保卡的报销时针对不同医疗项目的不同额度来定的。
      社会保障卡保险范围及比例:
      门急诊符合社保规定医疗费用每年(
    1.1-
    12.31)1800元以上部分,在指定非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将按照50%比例报销,社区按照70%比例报销。
      如果是本年度首次报销,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扣除社保自费、自付项目剩余2000元,其中1800元不能报销由个人负担,200元乘以50%(非社区)或70%(社区),将得到100元或140元报销费用。社保最高报销到20000元。
      住院,首次住院1300元以上,此后再次住院65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医疗费用按照85%比例报销(三级医院,下同),30000-40000按照90%比例报销,40000以上按照95%比例报销,最高支付70000元。如果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超过70000元,将按照70%比例报销,社保在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170000元(不含门急诊)。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