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展期债务本金啥意思。书上说一国借入短期贷款时,不仅需要支付利息,还必须定期展期债务本金

2018-10-05 13:37:49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利息支付要求符合合同约定,以合同当事人对利息事先有约定为前提。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借款人应当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的利息支付义务。在此,利息的支付必须符合支付要求,具体有两项条件:  第一,支付期限要求。
      包括两项内容:首先是利息清偿的时间,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除双方另有约定外,利息清偿以债务人清偿本金时一并清偿。如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利息多少的计算时间。  利息计算的标准应当以双方约定的借款期间为准。一般情况下,为借款合同履行期间。但是,在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情况下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1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 所谓房屋抵押贷款展期,是指借款人向贷款行申请,并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延期偿还贷款的行为。借款人申请贷款展期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如果展期申请未获批,仍需按时还款虽然银行表示借款人遇到资金难题时,可以申请贷款展期,但提出申请不代表一定能成功,所以借款人还是做好心理准备,若展期申请未获批,还是要想办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否则银行会按照规定进行罚息。
    2、贷款展期不是想延长多久就能多久按照相关规定,房屋抵押贷款展期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原定贷款期限的一半。所以,借款人心中要有个谱,切忌盲目行事。
    3、贷款利率将提高若贷款展期顺利获批,贷款利率也将相应提高,因为展期后,你的整个贷款期限变长,而不同的贷款期限所执行的贷款利率也不一样,比如现行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而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
    5.15%。
  • 约定个人债务利息要注意什么:  
    (一)要注意未约定利息或利息约定不明,借款人应否支付利息的问题。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与金融机构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借款合同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借款人都需要根据借款的期限等情况向贷款人支付利息。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一般都是盈利性的,要通过贷款收取的利息来获利。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则不一定要支付利息,因为许多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不是出于盈利目的,而是出于亲情、友情等等情感因素。当然当事人也可以约定支付利息。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息借款,借款人可以不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二)要注意没有书面约定但对利息存有争议的问题。  由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多为急用,且多发生在亲友之间,所以,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或者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采用口头约定的形式比较普遍。合同法对当事人因利率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最高法院的审理意见中对此做出了规定,“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同类贷款利率不尽相同,在审判实践中应比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  另外,个人借款关于利率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生活中的利率又习惯称几分、几厘等。月利率最多见的是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为几分,通称月利几分。此外,月利几厘按千分之几计算,年利几分按十分之几计算,如当事人约定月利五厘,即本金一千元,每月利息五元。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