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精神病人监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2020-06-10 14:25:26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精神病人监护人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其他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 精神病人只对他自己认识到的行为,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精神病人,有的是完全无刑事责任。有的是限制刑事责任人。所以要看他精神病的严重程度,如果是很严重的精神病的话,他是一点都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
    如果是轻微精神病,在犯罪时能够辨认自己的行为的,仍然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 你好,精神病人只对他自己认识到的行为,去承担相应的形式责任,因为精神病人,有的是完全无刑事责任。有的是限制刑事责任人。所以要看精神病的严重程度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